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李太守赴上洛

王维 王维〔唐代〕

商山包楚邓,积翠蔼沉沉。
驿路飞泉洒,关门落照深。
野花开古戍,行客响空林。
板屋春多雨,山城昼欲阴。
丹泉通虢略,白羽抵荆岑。
若见西山爽,应知黄绮心。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商山上能够一览无余地俯瞰着楚邓的广袤大地,那里翠色重重,树木繁茂。
沿着驿道前行,路边的喷泉飞溅,深邃的关门染上了一抹落日余晖。
野花绽放在古老的城楼上,旅客行进的声音在幽静的树林中回响。
春天雨水多,浸润了木板房的屋顶,山中的城池在白天也变得阴沉起来。
丹峦仙泉通着前往虢略的路,白羽之地紧邻险峻的荆山。
如果你有幸见到西山的爽气,应该能够了解夏黄公、绮里季的高洁之心。

注释
李太守:名字不详。
上洛:唐代郡名,大致在今陕西省商县。
商山:山名。在今陕西省商县东。亦名商岭、商阪、地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维为李太守赴任上洛郡送行时创作的。上洛原名商州,在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改名上洛郡。据此可推知此诗当作于天宝元年之后。

参考资料:完善

1、 张 晨.王维诗全鉴.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20.262-264

简析

  《送李太守赴上洛》是一首五言排律,此诗紧扣友人此行目的地上洛郡的历史渊源、地方地理特色与民风民俗展开叙述友人旅途中的景色。全诗写景自然隽秀,情景相适;诗中对内容素材的选择,贴合送太守赴任上洛郡的主题需要,堪称浑成醇雅之作。

赏析

  此诗通篇叙述旅途景色,而且紧扣上洛郡的历史渊源、地方地理特色与民风民俗展开,“商山包楚邓”“山城昼欲阴”“白羽抵荆岑”“若见西山爽”,说明上洛郡是山城,地势险要。历史上商洛道是长安通往东南诸地和其他中原地区的交通要道,也因此在历史上成为兵家争斗之地(“商山包楚邓”“野花开古戍”“丹泉通虢略”)。据《地理志》载,山地多林木的居民喜欢建板屋,“板屋春多雨”一句,贴合当时当地民情。诗歌对内容素材的选择,贴合送太守赴任上洛郡的主题需要。诗歌对于山景的描写,自然隽秀,“野花开古戍,行客响空林。板屋春多雨,山城昼欲阴”四句,如将深山景致画出,情景相适,可以说是浑成醇雅之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张 晨·王维诗全鉴·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20
王维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jié),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415篇诗文  879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不第后赋菊

黄巢 黄巢〔唐代〕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中

王勃 王勃〔唐代〕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李白 李白〔唐代〕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洛阳才子谪湘川,元礼同舟月下仙。
记得长安还欲笑,不知何处是西天。

洞庭湖西秋月辉,潇湘江北早鸿飞。
醉客满船歌白苎,不知霜露入秋衣。

帝子潇湘去不还,空馀秋草洞庭间。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