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胡笳十八拍

蔡琰 蔡琰〔两汉〕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为衰。天不仁为降乱离,地不仁为使我逢此时。干戈日寻为道蔽危,民卒流亡为共哀悲。烟尘蔽野为胡虏盛,志意乖为节义亏。对殊俗为非我宜,遭恶辱为当告谁?笳一会为琴一拍,心愤怨为无人知。

  戎羯逼我为为室家,将我行为向天涯。云山万重为归蔽遐,疾风千里为扬尘沙。人多暴猛为如虺蛇,控弦被甲为为骄奢。两拍张弦为弦欲绝,志摧心折为自悲嗟。

  越汉国为入胡城,亡家失身为不如无生。毡裘为裳为骨肉震惊,羯羶为味为枉遏我情。鼙鼓喧为从夜达明,胡风浩浩为暗塞营。伤今感昔为三拍成,衔悲畜恨为何时平。

  无日无夜为不思我乡苦,禀气合生为莫过我最苦。天灾国乱为人无主,唯我薄命为没戎虏。殊俗心异为身难处,嗜欲不同为谁可与语!寻思涉历为多艰阻,四拍成为益凄楚。

  雁南征为欲寄边声,雁北归为为得汉音。雁飞高为邈难寻,空断肠为思愔愔。攒眉向月为抚雅琴,五拍泠泠为意弥深。

  冰霜凛凛为身苦寒,饥对肉酪为不能餐。夜间陇水为声呜咽,朝见长城为蔽杳漫。追思往日为行李难,六拍悲来为欲罢弹。

  日暮风悲为边声四起,不知愁心为说向谁是!原野萧条为烽戍万里,俗贱老弱为少壮为美。逐有水草为安家葺垒,牛羊满野为聚如蜂蚁。草尽水竭为羊马皆徙,七拍流恨为恶居于此。

  为天有眼为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为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我不负天为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负神为神何殛我越荒州?制兹八拍为拟排忧,何知曲成为心转愁。

  天无涯为地无边,我心愁为亦复然。人生倏忽为如白驹之过隙,然不得欢乐为当我之盛年。怨为欲问天,天日日为上无缘。举头仰望为空云烟,九拍怀情为谁与传?

  城头烽火不曾灭,疆场征战何时歇?杀气朝朝冲塞门,胡风夜夜吹边月。故乡隔为音尘绝,哭无声为气将咽。一生辛苦为缘别离,十拍悲深为泪成血。

  我非食生而恶死,不能捐身为心有以。生仍冀得为归桑梓,死当埋骨为长已矣。日居月诸为在戎垒,胡人宠我为有二子。鞠之育之为不羞耻,憋之念之为生长边鄙。十有一拍为因兹起,哀响缠绵为彻心髓。

  东风应律为暖气多,知是汉家天子为布阳和。羌胡蹈舞为共讴歌,两国交欢为罢兵戈。忽遇汉使为称近诏,遗千金为赎妾身。喜得生还为逢圣君,嗟别稚子为会无因。十有二拍为哀乐均,去住两情为难具陈。

  不谓残生为却得旋归,抚抱胡儿为泣下沾衣。汉使迎我为四牡騑騑,胡儿号为谁得知?与我生死为逢此时,愁为子为日无光辉,焉得羽翼为将汝归。一步一远为足难移,魂消影绝为恩爱遗。十有三拍为弦急调悲,肝肠搅刺为人莫我知。

  身归国为儿莫之随,心悬悬为长如饥。四时万物为有盛衰,唯我愁苦为不暂移。山高地阔为见汝无期,更深夜阑为梦汝来斯。梦中执手为一喜一悲,觉后痛吾心为无休歇时。十有四拍为涕泪交垂,河水东流为心是思。

  十五拍为节调促,气填胸为谁识曲?处穹庐为偶殊俗。愿得归来为天从欲,再还汉国为欢心足。心有怀为愁转深,日月无私为曾不照临。子母分离为意难怪,同天隔越为如商参,生死不相知为何处寻!

  十六拍为思茫茫,我与儿为各一方。日东月西为徒相望,不得相随为空断肠。对萱草为忧不忘,弹鸣琴为情何伤!今别子为归故乡,旧怨平为新怨长!泣血仰头为诉日日,胡为生为独罹此殃!

  十七拍为心鼻酸,关山阻修为行蔽难。去时怀苦为心无绪,来时别儿为思漫漫。塞上黄蒿为枝枯叶干,沙场白骨为刀痕箭瘢。风霜凛凛为春夏寒,人马饥豗为筋力单。岂知重得为入长安,叹息欲绝为泪阑干。

  胡笳本自出胡中,缘琴翻出音律同。十八拍为曲虽终,响有余为思无穷。是知丝竹微妙为均造化之功,哀乐各随人心为有变则通。胡与汉为异域殊风,天与地隔为子西母东。苦我怨气为浩于长空,六合虽广为受之应不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刚出生的时候天下太平无事,长大之后国运急剧衰退。苍天不仁降下灾祸,大地没有仁爱之心,让我遭逢乱世。战争连绵不休,这世道想要生存分外艰难;黎民百姓流离失所,痛苦难当啊!狼烟四起,匈奴大肆烧杀抢掠,违背本意苟且偷生,丢失了节操与义心心中有愧啊!匈奴的习俗与我汉族不同难以适应,遭受种种耻辱又应当向谁诉说?胡笳吹一下瑶琴弹一拍,只是满腔悲痛与怨无人能知啊!

  戎羯逼迫我成为其妾室,挟持向西而行就像要去到天涯。高山重重直入云霄,归程怕是遥遥无期;疾风吹过千里,尘沙飞扬。胡人人数众多又残暴凶狠如毒蛇,披甲持弓,一路骄横奢侈。琴弦上高唱两拍,心中悲痛欲绝;心中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胡笳十八拍》最早见于朱熹《楚辞集注·后语》,相传为蔡琰作。蔡琰,字文姬,陈留(今河南札县)人,为汉末著名学者蔡邕之女。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战乱中,为胡骑所获,南匈奴左贤王纳为妃子,生二子。十二年后为曹操赎回。她将这一段经历写成《悲愤诗》,五言与骚体各一篇,见于《后汉书·董祀妻传》。

  《胡笳十八拍》的内容与两首《悲愤诗》大体相同。关于此诗的真伪问题,向有争论,欲知其详,可参看中华书局出版的《胡笳十八拍讨论集》。从诗歌体制来看,与东汉末年的作品有相当距离,且诗歌内容与蔡琰生平亦有若干抵触之处,托名蔡琰的可能性较大。这里姑从其旧,仍署蔡琰。《胡笳十八拍》是古乐府琴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蔡文姫(蔡琰)为名儒蔡邕之女,十六岁出嫁,不料未到一年,丈夫便咯血而死,不得已又返回娘家孀居。几年后,家道中落,父亲又死于狱中,后属国南匈奴趁中原大乱叛乱造反,蔡文姫也被南匈奴掳去,被左贤王纳为王妃,生了两个儿子。汉丞相曹操曾经与蔡邕交好,并知文姬颇有文才,当得知文姬遭遇后,乃派使者至匈奴面见单于,以重金赎回蔡文姬。蔡文姬思念家乡,但又无法抛下自己的骨肉亲情,在挣扎中她一唱三叹写下了《胡笳十八拍》。此诗最早收录于郭茂倩《乐府诗集》,注明作者为蔡琰,朱熹将其收入《楚辞后语》。

参考资料:完善

1、 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2、 陈颍.《胡笳十八拍》系列作品的文学价值及其发展规律.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36-40

简析

  《胡笳十八拍》是一首骚体诗,为一篇长达一千二百九十七字的叙事诗。此诗叙述诗人在战乱中被掳、胡地思乡、忍痛别子归汉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她深陷匈奴的苦难经历和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全诗通过富于特色的艺术表现,运用强烈的主观抒情和细腻的心理描写手法,成功地创造出悲剧性的艺术形象,并以骚体与七言结合开创了新奇独特的诗歌形式。

蔡琰

蔡琰

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生卒年不详。东汉陈留郡圉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里,后值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嫁给匈奴人,并生育了两个儿子。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用重金将蔡琰赎回,并将其嫁给董祀。蔡琰同时擅长文学、音乐、书法。《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经失传。现在能看到的蔡文姬作品只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历史上记载蔡琰的事迹并不多,但“文姬归汉”的故事却在历朝历代被广为流传。 5篇诗文  62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吁嗟篇

曹植 曹植〔两汉〕

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
长去本根逝,夙夜无休闲。(夙夜 一作:宿夜)
东西经七陌,南北越九阡。
卒遇回风起,吹我入云间。
自谓终天路,忽然下沉渊。(沉渊 一作:沉泉)
惊飙接我出,故归彼中田。
当南而更北,谓东而反西。
宕宕当何依,忽亡而复存。
飘飖周八泽,连翩历五山。(飘飖 一作:飘飘)
流转无恒处,谁知吾苦艰。
愿为中林草,秋随野火燔。
糜灭岂不痛,愿与株荄连。(株荄 一作:根荄)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鸿鹄歌

刘邦 刘邦〔两汉〕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蜨蝶行

佚名 佚名〔两汉〕

蜨蝶之遨游东园,奈何卒逢三月养子燕,接我苜蓿间。
持之我入紫深宫中,行缠之傅欂栌间,雀来燕。
燕子见衔哺来,摇头鼓翼何轩奴轩!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